奮戰在西藏阿里項目工地的通力戰士
2016年3月13日,我們通力公司一行六人驅車從拉薩出發,經過三天的艱難行程,終于到達目的地——改則縣洞措鄉項目辦駐地。
面對眼前的情景,大家都很吃驚。我們租住的房子是典型的二層藏民住宅。由木樓梯上到二層時,大家都氣喘吁吁。一是因為這個樓梯太陡了,再加上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反應。當了解到這里沒水、沒電、不能上網,方圓幾十里沒有人煙時,大家的情緒一下子由興奮變得低落。
這里的交通條件也很不方便。去趟最近的縣城也得走90公里的土路,一路的顛簸讓人苦不堪言。去一趟阿里地區行署辦事,要走600公里的路程,時間大約十三、四個小時,其中500公里還是“搓板路”。這里大部分地區常冬無夏,一年八個月是冬季,紫外線的輻射也很強,工作條件十分艱苦。
但是,我們既來之,則安之。面對艱苦的環境,我們要調整好心態,鼓起勇氣,迎難而上,建功立業。經過近兩個月的逐步適應,我們逐漸克服了高原反應帶來的不利影響,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我們要發揚“扎根邊疆、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阿里精神,以及孔繁森精神、老西藏精神、先遣連精神,為西藏阿里地區七萬多藏族同胞貢獻我們的一份光和熱。
阿里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有著壯美、神秘的世界級自然風光、人文景觀。阿里是信徒仰望和叩拜的地方,只有身臨其境,將身體和心靈同時感受正午的驕陽、半夜的寒光、七月的飛雪、荒漠的寥廓、死亡的威脅,才能真正了解什么叫生命禁區,什么叫快樂酣暢。我們也了解到土生土長的阿里人和外來者是怎樣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與外來侵擾抗衡,與心靈的寂寞和身體的反應斗爭,從而簡單而快樂地生活在這里,用豁達和堅韌對待一切困難。我們更加覺得祖國領土的神圣和守邊固土的重要。
只要有一顆奉獻的心,西藏的藍天、雪山、圣湖,隨處是景。